淺談觀音菩薩究竟是男是女
提起觀音銅像,大家耳熟能祥,電視劇《西游記》中觀音菩薩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一位慈眉善目的女子形象:頭頂光圈,腳踏蓮座,左手拿著凈瓶,右手持柳枝,面露微笑,似乎正在抱瓶中甘露灑向人間。由于手持楊柳枝和凈瓶,能普救苦難眾生,有求必應。在民間受到最普遍、最廣泛的信仰,在佛教各種圖像或造像中,觀音菩薩的像也最為常見,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觀音菩薩最初的形象并不是我們所熟知的女身。
觀音菩薩也稱觀世音菩薩,其傳入中國大約是在魏晉時代,但隨著佛教中國化的發展,印度的觀世音形象在中國逐漸發生了重大變化。觀音菩薩傳入中國之初,還是以男菩薩的形象高坐佛堂,甚至還留著兩撇小胡子。南北朝以后,觀世音幾乎完全變成女菩薩模樣,其形象、面龐嫵媚秀美,儀態端莊華貴,又不失穩重的氣質。
印度《悲華經》上說,觀音原來是轉輪王的兒子,名叫不煦。他曾與父親一起跟隨釋迦牟尼出家修道,發誓說:“要排除眾生一切苦惱。苦難眾生,只要一心念我的名字,我酒能即使觀其生音,幫他脫離苦海。”釋迦牟尼為不煦的決心所感動,親自為他授記:“善男子,你要拯救三惡道一切眾生,斷除眾生煩惱,使他們往生樂土。善男子,我就給你取名觀世音。”
為什么后來的觀音菩薩又變成了女相呢?目前主要有兩種觀點。
據說,唐太宗李世民當了皇帝后,認為自己才是這天下唯一的真龍天子,而當時萬民卻尊崇參拜觀世音菩薩,他認為有損“天威”,于是下令將觀世音的形象由男相變為女相了。同時,因為避諱的需要,把觀世音菩薩中的“世”與皇帝名稱相同去掉,改稱為觀音。
另一方面當時人們愛美之心所至。佛法說觀音菩薩有32變,因此在南北朝時期,人們已開始把他們所喜愛的女性美賦予了心目中敬仰的觀音菩薩,女相觀音便逐漸出現在寺廟中。到了唐朝,女性在社會上的地位日益提高,藝術家便把對女性的愛戀之情移植到觀音雕像上,觀音像從此固定為體態婀娜、神態嫵媚、服飾華麗、富有風韻的女相形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