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銅雕關公銅像的地位
人物銅雕中的關公銅像人們并不陌生,供奉關公銅像不僅在我國盛行,在外國也鮮為人知的。忠義的化身關公是一種文化,也有人說,關公是一種精神。不然,在中國以至海外為何有這樣多的關公廟。
在國內所有的關廟建筑中,至今保存最為完好的有五六處:山西關羽故里常平關帝廟,河南洛陽關林,湖北當陽關陵,荊州關帝廟,河南許昌霸陵橋關帝廟等等。而規模最大、氣勢最為宏偉的,就是位于關羽的故里——山西省運城市解州城西的關帝廟了,它至今仍然完整地保留著一座全國最大關帝廟。廟內樓臺殿閣共達三百余間,為游覽勝地之一。堪稱天下第一關廟。
關公銅像不僅如此,除了在華夏大地,在日本、東南亞以及海外華僑中,對關羽的膜拜之風也歷歷不衰。在擁有二千余萬人口的臺灣,關公信徒多達800萬眾,幾乎各家各戶都為關公設香案,立牌位,掛圣像。臺灣的關公畫像年銷售量,遠遠超過了他們最崇奉的神祇媽祖。美國的“龍崗總會”是一個以拜關公為祖的民間組織,各地分會有140多個,遍布華人居住的世界各地。東南亞各國競相立廟拜求關公,最盛者當數泰國。在日本,早在清代就有關帝廟;前些年還新建了一座關廟,據稱是海外建筑規模最大的關廟。
美國圣地亞哥加州大學人類學系教授、芝加哥大學人類學博士Davidk jordan(漢名焦大衛)先生曾說過一段很有意思的話;“我尊敬你們的這一位大神,他應該得到所有人的尊敬。他的仁、義、智、勇直到現在仍有意義,仁就是愛心,義就是信譽,智就是文化,勇就是不怕困難。上帝的子民如果都像你們的關公一樣,我們的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這位美國學者的話是頗有見地的。凝聚在關羽身上而為萬世共仰的忠、義、信、智、仁、勇,蘊涵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倫理、道德、理想,滲透著儒學的春秋精義,并為釋教、道教教義所趨同的人生價值觀念,實質上就是彪炳日月、大氣浩然的華夏魂。關公銅像的盛行經久不衰的原因就是這樣的。
唐縣中正銅雕廠家潛心研究中國文化精髓,結合現代電鑄、壓鑄、澆鑄等工藝技術,專業開發生產以銅為主,輔以金、銀等貴金屬工藝品,產品多樣,目前已形成銅雕人物,動物銅雕,園林景觀各類銅風水吉祥擺件,收藏品、紀念品、家居擺件裝飾品等豐富的產品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