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民俗銅雕塑背后的傳承
發布時間:2022-05-14點擊量:40
在我國歷史上飲酒是一種傳統文化,酒文化,是在長期的歷史演進中,形成的一種以酒為載體的文化傳承,這組酒文化民俗銅雕塑生動的展現了酒文化的內涵。
“無酒不成席”、“無酒不成禮”、“無酒不成事”,可以說,酒和酒文化滲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時時處處。春節要喝屠蘇酒,端午要喝雄黃酒,重陽要喝菊花酒,結婚要喝合巹(交杯)酒。浙江一帶有個習俗,生了孩子的人家,要選幾壇好酒埋入地下,男孩兒的叫狀元紅、女孩兒的叫女兒紅,待孩子成人結婚時,再啟封待客,想想,埋藏了幾十年的酒,滋味該有多醇厚啊!
酒,成了人們心情的外在體現。得意時,“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憂愁時,“舉杯澆愁愁更愁”;歡聚時,“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孤獨時,“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與酒相關的故事、典故、佳話、詩文、詞語簡直數不勝數。
酒文化作為五千年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源遠流長,無論是政治、軍事、經濟,還是文化、藝術,酒已經滲透在了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