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銅彌勒佛銅像坐像造型
發布時間:2018-12-31點擊量:47
銅佛像是中國民間普遍信奉、廣為流行的一尊佛,彌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譯簡稱,意思是“慈氏”。據說此佛常懷慈悲之心。窺基在《阿彌陀經疏》中解釋說:“或言彌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勝,名無能勝。”他的名字叫阿逸多,即“無能勝”。
鑄銅彌勒佛銅像:整身采用青銅鑄造,胎體厚重,銅質瑩潤,外邊還漆有紅彩,反映出漢地佛教造像的藝術傳統;人物刻畫生動寫實,不論是面部栩栩如生的笑容,還是手腳自然傳神的細膩展現,即有著兩宋以降的世俗化表現,又與清代造像板滯的程式化樣貌有著極大差別,彰顯出明代造像貼近實際、細致精美的藝術特色;蓮座的樣式也別具一格,上層仰蓮由疊壓的素潔蓮瓣組成,與明代眾多造像上的千層仰蓮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下層覆蓮則寬大平緩,瓣尖雕刻云紋,形似象鼻,此種蓮瓣多見于宣德時期的宮廷造像中,在日本東京私人收藏的一尊明天啟四年太子降生像就有著相似的蓮瓣造型,可見,這種獨特的蓮座樣式應是來自于明代漢地能工巧匠的奇妙構思。綜上所述,此尊造像質地精良,做工精細,其貼近生活的樣貌,使莊嚴凝重的宗教法相轉變為蕓蕓眾生的世俗樣貌,不可言說的精妙意蘊也成為令人直悟的通俗義理,完美詮釋了何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尤為難得的是,此像體量近1米之巨,能完整留存至今,且保有如此上佳的品相,令人嘆感因緣殊勝!
從世間眾生的角度來看,現世利益往往要超過來世,因此,此尊造像所代表的下生信仰無疑更為符合今人的宗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