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最大的文殊菩薩銅像
發布時間:2019-01-01點擊量:115
隨著鑄銅技術的發展,銅雕廠家也越來越多,其中銅佛像定做的居多。在我國有好多寺廟都供奉著銅佛像,在五臺山的殊像寺的文殊閣內,供奉著五臺山眾多寺院中最大的文殊菩薩塑像位于臺懷鎮的殊像寺,始建于東晉(317-420年)初年,明代多次重修.與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羅睺寺并稱為五臺山“五大禪處”。
寺院面對梵仙山,風景優雅,因寺內供奉著文殊菩薩銅像而得名。殊像寺內最著名的建筑是文殊閣(大殿),現存殿宇是明代弘治二年(1489年),由鐵林果禪師主持修建的,大殿是五臺山臺懷中心區最大的殿宇。殿內正中佛臺上供奉的“文殊騎獅”塑像高近十米,是五臺山諸寺中最高大的一尊文殊塑像。大殿內的殿壁上,塑造了五百羅漢渡江的故事。長達約50米的巨型彩色懸塑,反映了五百羅漢在崇山峻嶺間,或是降龍伏虎,或是聆聽講經,或是飛行空中的各種形像。當你靜靜的觀賞五百羅漢彩塑時,會有一種上下千年、縱橫萬里的博大之感。
參觀殊像寺時,不妨去寺院門口的“般若泉”看看,“般若泉”也就是梵語“智慧之泉”的意思。據說喝了這里的泉水能長智慧、去愚癡。清代皇帝來五臺山朝山禮佛,也喝這里的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