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城市雕塑制作可以稱為好的
發布時間:2019-01-10點擊量:21
現代城市銅雕,雖然脫離了圓球、科技、騰飛的階段,但很難看到有深度的作品,也常常被大家所詬病和調侃,公眾質疑雕塑的內涵和藝術性,而藝術家常常感慨現實的無奈,那么究竟是什么阻礙了中國城市雕塑的發展?中國城市雕塑又該如何重塑自我形象?
“領導提出建設城市雕塑,我們立即會想到風帆、騰飛,這就是當代城市雕塑制作所面臨的困境,藝術本身和藝術之外的很多因素制約了城市雕塑制作的發展,同質化、我們不僅模仿西方,還自己相互抄襲等等導致了部分作品藝術水平底下。”雕塑家景育民在談到當下城市雕塑發展的現狀時這樣講到。那么什么樣的作品才算是好的?藝術家在這其中又該如何發揮自己的作用?在雕塑家黎明看來:“不能感覺很突兀,我認為一個街區,一個社區,一個村口或者是單位內部,如果某一件作品是頗具想象力、頗具設計力的擺放,而且能夠統治、震撼那個廣場,形成一個重要的視點,突然移走了,人們會感覺不適應,我認為這就是成功的公共藝術。比如村口老榆樹上的鐘,若干年回到這里,找不到那個東西,我有一種失落感,我覺得這就是最好的公共藝術。”城市雕塑作為公共空間呈現的藝術,必須講究環境,如果創作者不懂得空間安排、空間轉換,其作品就無法達到理想水平。雕塑與繪畫不同,雕塑本身并不創造一個整體環境,藝術家必須從環境藝術角度加以考慮,懂得利用各種環境要素,協調作品內在氣氛與外在環境的關系,讓觀賞者能以充分的心理準備接受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