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銅雕塑
發布時間:2019-04-22點擊量:561

包公銅雕塑|包公臉其實并不黑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紅遍大江南北的電視劇《包青天》,曾經一度讓臉龐黝黑的包公火了一把。那么,包公的臉真得很黑嗎?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因為這個,包拯所以官職累升,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陜西、河北路轉運使、三司戶部副使,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祐六年(1061年),任樞密副使、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在世人的眼中,包公的臉很黑。那么,真實的包公臉黑嗎?,包拯在宋朝是個明星人物,如果他真的是個黑臉,在老百姓當中肯定會被爆料,會被野史記載。但是,每日漢字編輯查閱了一些野史,都沒有關于包公臉黑的記載。在包公祠二殿中有一尊包公的銅雕塑,上面的包公是白臉形象,五官端正,眉清目秀,身高約1.6米左右。有學者認為,包公應該不是臉色特別白的,微黑形象,但是絕對不會向影視劇中所描述的那樣,臉色特別特別黑。戲曲舞臺和屏幕上之所以選擇臉如黑炭的形象來演繹包拯,主要有兩個原因。一、為了把包拯的形象和戲曲舞臺上代表奸臣的白臉區分開來。二是為了凸顯包拯的剛正不阿、鐵面無私、不畏權貴、為民做主,傳達一種青天白日、朗朗乾坤的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