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銅雕——關公銅像的供奉習俗
人物銅雕關公是一位勇猛的神將,關公的英雄事跡是不容遺忘的,關公,原系一員武將,因與劉備、張飛結拜,匡扶漢室江山,戰功卓絕,官封漢壽亭候、官高爵顯。后歷代帝王敬他“義薄云天”,累累加封,稱帝、稱圣,顯赫無比。在四川,雖說關羽從未入川,但關公信仰,十分普遍。不但為官宦視為楷模,連民間社團、行幫乃至封建會道門亦奉若神靈。關公作為忠義的化身,早為百姓家喻戶曉。不過,關羽作為佛道二教的護-法神,儺壇壇神,尚鮮為人知。關公如何成為佛道之教的護-法神和民間壇神的呢?
由于關公一身正氣,神勇無敵。在民間驅儺習俗中,奉為壇神或戲神。酉陽陽戲、梓潼陽戲、提陽戲都敬關公為主神。開戲,必設關公圣像、先祈關公后開正戲。在梓潼縣還有“關公掃蕩”的習俗。每年春節或關公生日,均要從廟里抬出關公像,在田野、村寨中游走(掃蕩),以借關公之威,驅邪納吉,保一方平安。屆時,當地群眾,在村頭莊尾,設壇迎送,氣氛熱烈隆重,可謂一大宗教民俗景觀。必須面對大門屋外,既可招財,又可鎮宅保平安;供奉隨心,一般供養都是在初一和十五,其他日子里自己要是想到去供奉更好,沒有必須要求。
供奉關公銅像還是非常有講究的,供品的話,最好不要有酒。財神關羽三弟,張飛就因為貪杯誤事,所以關羽成神之后不喝酒。在供奉的時候,面一定不可以向門外,只可以向室內。供奉神像的時候,要從關公相的底坐拿起,切不可拿住關公相的頭部及手部。祖先不宜與天神平排供奉,不向廁所,不向房門,不向飯桌。關公銅像是非常神像的,既然要供奉就要誠心供奉。
中正銅雕廠家技術力量雄厚,設備先進,擁有經驗豐富的工藝品鑄造師。多年來,為古廟修善、城市建設、景區建設等鑄造出了一批批的精美銅雕工藝品,我廠鑄造的產品,放置于國內各地、東南亞地區以及一些知名景區鑄造的大型雕塑作品,令游客駐足,讓世人驚嘆其鑄造工藝的精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