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銅雕龍真的存在嗎
發(fā)布時間:2020-09-11點擊量:15
在我國傳統(tǒng)動物銅雕文化中,龍作為一種神獸成為我國中華民族的圖騰,在中國歷史上關于龍的傳聞有很多,龍者為中華之象征、中華之圖騰,與中華人而言,龍是祥瑞,更是中國的象征。龍通常為頭頂雙叉角、蛇身四足、滿身鱗片,腥味濃烈。傳說中的龍可上天入地,行云布雨,也因龍象征著祥瑞。
龍真的存在嗎?一般而言,多數(shù)人認為龍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上古時期各個部落都有自己的圖騰,這些圖騰多以真實存在的動物為主,而黃帝部落的圖騰則是中華之龍。傳說上古時期,黃帝部落接連擊敗了其他眾多部落,成為了華夏之主。在這個過程中,黃帝將其他部落的圖騰一一借鑒、吸收,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全新的圖騰,那就是龍圖騰。按照這樣的說法來看,龍應該并非真實存在的。
中國龍文化豐富多樣。龍的形象變化多樣,中國各朝代的龍形象均有所不同。各地與龍有關的民俗活動也各不相同,龍的神話傳說豐富多彩,祭龍儀式紛繁復雜。中國大多數(shù)民族都崇拜龍,有龍?zhí)ь^節(jié)習俗,帶有“龍”字的地名、物名、人名遍布全國各地。
自秦漢之后,龍神崇拜與帝王崇拜結合在一起,龍獲得了更為顯赫的地位,這使各地區(qū)、各民族本來不同的龍文化得到整合。中國龍文化經(jīng)過整合,具有更強的生命力和傳播力。
龍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在當代,還應當發(fā)揮龍文化的凝聚作用。龍文化形成發(fā)展的過程,與中華民族的形成融合過程幾乎是同步的。在歷史上,無論朝代怎樣更迭,龍文化的傳承始終如一。海內外華人均以“龍”為中華民族的象征。因此,在宣傳和弘揚龍文化的過程中,應充分發(fā)揮其具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