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藏傳銅佛像
發布時間:2020-09-16點擊量:42
銅佛像是佛身的代表,自釋迦牟尼創教發展至今,我國佛教分為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三大流派,藏傳佛教佛像造型又不同于漢傳佛教,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常見的藏傳銅佛像都有哪些?
常見的有釋迦牟尼成道相,相傳釋迦牟尼苦行六年后,在菩提樹下證悟佛法,自己的魔力被破壞,于是變化成一群魔軍,用各種兵器,水火毒焰向他射殺,但火焰不能接近釋迦牟尼的身體,只能在他的外面形成一道光環。魔王又指使三個裸體的美女企圖以美色迷惑釋迦牟尼,但釋迦摩尼用法力使這些美女變成了丑陋的老嫗,于是,釋迦牟尼召來地神作證,降服了魔王。因此,釋迦牟尼成道像為釋迦牟尼跏趺坐在蓮花座上,左手置放在腳上或手捧缽盂,名為“定印”,表示禪定之意;右手垂直指地,名為“觸地印”,表示釋迦牟尼佛犧牲自己一切來為眾生解脫,這些都是在大地上做的事,唯有大地能夠證明。
藏傳佛教寺院的顯宗佛殿里常見的三佛并坐的三世佛像。三佛是釋迦牟尼佛居中,燃燈佛居左,彌勒佛居右。三尊佛的造型完全一樣,只是手勢微有變化。這里以三佛表現三世,即過去佛燃燈佛,現在佛釋迦牟尼,未來佛彌勒佛。
除三世佛外,還有一種以所處的空間位置橫向排列的三佛外,還有一種以所在的空間位置橫向排列的三佛,也稱橫三世佛或三方佛。這三尊佛中央是釋迦尼,左邊是藥師佛,右邊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首尊阿彌陀佛。為了便于和豎三世佛區別,一般稱為三方佛。
彌勒佛在藏語中讀強巴佛。他是釋迦牟尼預言的未來佛,要在釋迦滅寂后經過天上四千歲,相當于人間的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后才能下生人間,在華林園龍華樹下成佛,弘揚佛法。目前還正在兜率天宮(藏語稱甘丹)中說法,等待下來南瞻部洲。彌勒像各具姿態,形象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