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銅雕塑的制作工藝
發布時間:2020-09-19點擊量:19
所謂鍛銅雕塑,就是用銅板鍛打成型的雕塑,雖然說起來簡單,但是鍛銅雕塑的制作步驟卻不像想象中簡單,要知道,鍛銅浮雕的制作過程中,銅板需要過三次火。鍛銅雕塑一般以紫銅或者黃銅板做為材料,放在翻制的雕塑模具上以鍛打、修整和拼接等等方法,鍛銅雕塑適合做抽象雕塑、簡單的具體圖像的雕塑作品。一些很有感覺的浮雕就是采用鍛銅制作而成的。
雕塑小稿是鍛銅雕塑制作流程中重要的環節,是決定雕塑的基本造型和雕塑風格的主要步驟,需得到甲方的認可。雕塑小稿定稿后,即可進行雕塑泥稿放大制作。雕塑泥稿經細致的修正后,經甲方確認即能定稿,進入玻璃鋼模具翻制工藝流程。
鍛銅雕塑制作必須進行玻璃鋼稿的翻制,由于鍛銅雕塑需要求反復鍛打及搬動,玻璃鋼稿要求厚度較高,內骨架堅固,如達不到此要求則可能在鍛銅過程中模具破裂,影響雕塑的制作進度和制作效果。在翻制完畢的玻璃鋼稿上面劃線分塊,便于銅板下料,銅板下料切割可用電剪刀或等離子切割機,下料完畢后即可進入鍛造部分。
在鍛造進行至一定階段時,即可進入雕塑組裝工序,將鍛制好的銅板根據玻璃鋼稿依次組裝,縫隙比較小的地方用氬弧焊機焊接即可,縫隙較大時用火焊拼接,要求制作工藝師嚴格按照玻璃鋼稿加工,拼接不變形扭曲,細節處理細膩。雕塑整體組裝完畢后,對照雕塑小稿及雕塑放大泥稿照片進行對比,如局部不符合設計要求,必須進行修正及補充。
鍛銅雕塑整體制作完畢后,為便于鍛銅雕塑著色效果和附著力,經過整體的一遍細砂輪打磨修整,用硝酸配合硫化鈉、硫化鉀按一定比例做成酸處理溶液,對雕塑進行著色處理,這是鍛銅雕塑最重要的環節,必須一次成功,如處理不好就成為雕塑最大的敗筆,再行更改費時費力,著色完畢后用拉絲布局部調整,最后噴涂保護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