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陀菩薩定做造型
發布時間:2020-10-07點擊量:23
很多去過寺院的朋友都見過韋陀菩薩定做,供奉在天王殿中彌勒佛像的背后,面向大雄寶殿,韋馱菩薩,又稱韋陀天,梵名音譯為私建陀提婆,意為陰天,原是印度婆羅門教的天神,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將之首,后來歸化為佛教的護法天神,是佛教中護法金剛力士的代表之一。
相傳釋迦牟尼佛涅槃后,有一個捷疾鬼盜走兩顆佛牙舍利,韋馱及時追趕,奮力奪回。因此佛教將韋馱尊為驅除邪魔、護持佛法的天神,也是護法伽藍之一(據《七佛八菩薩大陀羅尼神咒經》說,佛教伽藍神是保護伽藍亦即寺廟的神)。漢地寺廟是從宋代開始供奉韋馱,稱為韋馱菩薩,站在彌勒佛像背后,面向大雄寶殿,護持佛法,也護助出家人。
韋陀的造像皆為頭戴獸頭盔,腰扎革帶之裝束,面如童子,表示對佛教懷有赤子之心;手持金剛降魔杵,表示有能力摧邪輔正、除魔衛道。人們還可以依據韋馱菩薩的姿態,判別寺院是否接待云游僧人:
如果韋馱手心向上,則該寺院為十方寺,接受云游僧人掛單(指行腳僧到寺投宿),不許為人剃度,僧人一律平輩相稱。云游僧人進寺掛單之后,就成為寺中的一員,只要遵守戒律、清規,具有相當能力,即可擔任重要職事。
如果韋馱手心向下,則該寺院為子孫寺。子孫寺接受小沙彌,按師祖、師父、徒弟、徒孫等序列排位。一個寺廟之內,分成多個家族。寺廟除共有財產外,每個家族還可以有私產,像房舍、錢財等。師父圓寂之后,徒弟要分遺產。子孫寺中嚴格規定,本寺職事必須要由本寺僧人擔任。家族拍賣私產,必須售給本寺其他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