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三圣銅像在佛教代表的寓意
發布時間:2020-10-18點擊量:494
在寺院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的銅佛像,西方三圣銅像作為銅佛像中常見的組合,中間是阿彌陀佛、左邊是大勢至菩薩、右邊是觀世音菩薩,在佛教中代表著不同的寓意。
阿彌陀佛在西方三圣銅像中,為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他以觀世音、大勢至兩大菩薩為脅侍,在極樂凈土實踐教化、接引眾生的偉大悲愿。這是我國佛教界最熟悉的一尊佛。代表無量光明,無量的壽命,無量的功德。
觀音菩薩在西方三圣銅像中,又名觀自在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處處施恩,相貌端莊慈祥,經常手持凈瓶楊柳,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當人們遇到災難時,只要念其名號,便前往救度,所以稱觀世音,
大勢至菩薩簡稱勢至。此菩薩與觀音菩薩俱攝護眾生,被視為臨終來迎令得往生極樂世界的菩薩,而廣受崇信。據《觀無量壽經》所述,他“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涂(指墮入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大勢至菩薩的形象一般是手持蓮花莖,寶冠上置一個寶瓶。
在西方三圣的塑像或者畫像中,中間是阿彌陀佛,佛的左邊是觀世音菩薩,右邊是大勢至菩薩。佛的形像一般是結手印,或者手捧一個蓮盞,代表阿彌陀佛接引眾生的心;觀世音菩薩手里拿一個楊枝凈瓶:瓶中甘露常遍灑,手內楊枝不計秋;大勢至菩薩則是手執長柄的蓮花,代表智慧的大勢遍至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