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銅像背后的寓意
發布時間:2020-11-08點擊量:86
關公是三國時期蜀漢五虎上將之首,在其死后多次被后代帝王褒封,直至“武帝”,故也被稱為關圣帝君、關圣帝、關帝君、關帝等,在民間更是有很多關公廟和關公銅像。
在關公銅像中我們看到的眼睛通常都是閉著眼睛的造型,按照民間的傳統說法,主要是因為關公睜眼必見血,是為不吉。故而,無論是修鑄銅像,還是紋身都不能關公都不能開眼。
古時候人們是非常迷信的,關羽征戰沙場,雙手染滿鮮血,殺氣沖天。而古人認為殺氣主要是通過眼睛來傳遞,所以古人認為關羽眼睛里的殺氣太重,故而在雕刻的時候讓關羽眼睛保持八分閉,二分睜。
還有一種說法似乎更靠譜一些,來源于《夢華瑣簿》中所述:清代徽調演員米喜子在演《戰長沙》時,出場用袖子遮臉,眼神微瞇。演至精彩處,驀地睜大雙眼,一副殺氣凜然的樣子。當時臺下觀眾為之喝彩,都說真像是關公顯靈了。所以說,閉眼可以說是一種蓄勢待發的神情,在戲臺上,也有“一身之戲聚于臉,一臉之戲聚于眼” 一說。
在我國人民的心中,關公一直是我們尊敬之人。面目嚴肅,雙眼有神,手持青龍偃月刀或者七星刀或坐讀春秋等,威風凜凜千百年來,集忠孝節義于一身的關羽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他勇猛、講義氣、忠貞不二的形象已經深入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