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中都有哪些銅佛像
發布時間:2020-11-29點擊量:17
佛教雖然不是我國的本土宗教,但卻是我國歷史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每天在各大寺院中,都有五湖四海的香客前來上香祈福,在寺院中除了各種殿堂就是各種銅佛像。
在寺院中首先就是天王殿,殿堂兩邊塑著身材魁梧高大的“四大天王”。他們的形象,在各個時代、各地寺院所塑的不完全一致。但普遍的形象為:南方增長天王,青臉,持青光寶劍;東方持國天王,白臉,抱碧玉琵琶;西方廣目天王,紅臉,握混元珠傘;北方多聞天王,黃臉,托黃金寶塔。
殿堂正中一直塑的是彌勒佛,因此也有把天王殿叫作彌勒殿的;彌勒佛頭戴寶冠,身披瓔絡,手結成佛印,跌坐于蓮臺之上。但是許多寺院,特別是凈土宗和禪宗寺院,塑的不是彌勒佛的本來面目,而是他的化身棗五代時的布袋和尚。他手持念珠,翹腿而坐,胸腹袒露,笑容滿面,給人以和藹可親之感。
接下里就是大雄寶殿,也就是寺院的正殿,不同的寺院正殿中供奉的銅雕佛像也各有不同,有的塑“一佛二弟子”,中為釋迦牟尼說法坐像,左右分別為迦葉、阿難尊者侍立像。有的塑“橫三世佛”,中為婆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左為東方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為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有的塑“縱三世佛”,中為現在的釋迦牟尼佛、左為過去的迦葉佛、有為未來的彌勒佛;
正殿兩側多塑十八羅漢,壁間也有塑五百羅漢的。背后有的塑阿彌陀佛,他左手下垂,接引眾生,右手當胸,掌托蓮臺。有的塑“彌陀三圣”,中為阿彌陀佛、左為觀音菩薩、右為大勢至菩薩。有的塑觀音菩薩,通常為“海島觀音”。她手持楊枝凈瓶,立于普陀洛伽山海之間;兩邊還塑有善財童子和龍女;其后壁塑《普門品》中觀音菩薩救八難的景象。有的塑“三大士”,中為騎吼獅的觀音菩薩、左為騎青獅的文殊菩薩、有為騎白象的普賢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