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銅像特點
發布時間:2020-12-03點擊量:259
觀音菩薩銅像又叫做觀世音菩薩,與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被稱為“西方三圣”。佛經上說,觀音能現三十三身,即有三十三種形象。如白衣觀音、楊柳觀音、水月觀音、合掌觀音、持蓮觀音等等,各種觀音菩薩銅像深受大家喜愛。
在佛教的眾多菩薩中,觀世音菩薩也最為民間所熟知和信仰,觀世音菩薩全稱尊號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
觀世音菩薩具有平等無私的廣大悲愿,當眾生遇到任何的困難和苦痛, 如能至誠稱念觀世音菩薩,就會得到菩薩的救護。因此是中國民間流傳最廣,影響力最大的菩薩,而且,觀世音菩薩最能適應眾生的要求,對不同的眾生,便現化不同的身相,說不同的法門。
佛教就開始傳入中國后,觀音菩薩的信仰開始在中國大江南北遍地開花,乃至成為國人最為熟悉的佛教人物,觀音信仰大興始于東晉,據說太原人郭宣入獄,心念觀世音,遂被赦免,他出獄后為觀世音菩薩造型供養。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觀音成為僅次于彌勒的第二信仰神。唐代,觀音信仰盛行,因避諱李世民,統稱觀音,并在浙江舟山群島的普陀山形成了觀音的道場。觀世音的誕生日是二月十九,成道日是六月十九,涅槃日是九月十九,因此每逢陰歷的二、六、九月份,佛教寺院都會舉行法會,以紀念觀音。
隨著人民對佛像的認知度越來越高,更多的人供奉觀音菩薩像,許多的善男信女捐助觀音菩薩塑像,求得自己的一生平安,我公司生產的觀音菩薩銅像采用擬人的制作手法,把傳統的技法與現代手法融為一體,富有濃郁的時代氣息,體現出觀音既溫柔慈祥、又莊嚴肅穆的藝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