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送子銅雕塑的由來
發(fā)布時間:2020-12-05點擊量:17
麒麟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種瑞獸,是一種集寓意與文化于一身的幻想生物。麒麟因其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在中國傳統(tǒng)民俗禮儀中,被制成各種飾物和銅雕塑擺件用于擺放安置家中,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
在眾多麒麟造型中,麒麟送子造型頗受人們的歡迎,相傳孔子將生之夕,有麒麟吐玉書于其家,上寫“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意謂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此雖緯說,實為“麒麟送子”之本,見載于晉王嘉《拾遺記》。孔子在出生的前一天,有麒麟到他家院里,口吐玉書,而玉書所載的是孔子的命運,道出他是王侯種子,但生不逢時,不能當(dāng)大官。這便是“麒麟吐玉書”的典故。而孔子出生后,人們便稱他為“麒麟兒”。所以“麒麟送子”亦由此而傳出去。
中國民間有"麒麟兒"、"麟兒"之美稱。南北朝時,對聰穎可愛的男孩,人們常呼為"吾家麒麟"。此后"麒麟送子圖"之作。作為木板畫,上刻對聯(lián)"天上麒麟兒,地上狀元郎",以此為佳兆。中國民間普遍認(rèn)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
麒麟,是中國人最企望出現(xiàn)的吉祥動物,它們的出現(xiàn)表示一代的幸福。因此人們希望麒麟總是伴隨著自己,給自己帶來幸運和光明,而辟除不祥。
當(dāng)上古時代的這種信仰被傳承下來的同時,麒麟所具有的吉祥意義也隨之被廣大民眾公認(rèn)且牢牢地存在于人們的意識之中,麒麟便成了某種意念的象征,某種意境的表現(xiàn),某種力量的顯示,并啟發(fā)人們的想像,引導(dǎo)人們的精神去契合某種意念,進(jìn)入一種特定的境界,給人們以希望、安慰和某種追求的力量,化入民俗生活之中,表現(xiàn)在民族文化的各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