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雕塑如何理解
發布時間:2021-01-04點擊量:16
在城市中有不少抽象雕塑,很多關公表示看不懂,在語言學中,抽象一詞指的是"萃取""提煉""去除"等意思,就是從眾多事物中舍棄個別的、非本質的屬性, 抽取出共同的、本質性的屬性, 叫抽象。
藝術中的抽象, 和語言學、哲學中常用的抽象概念不同, 它是視覺形式抽象, 是通過人的直覺、靈感、頓悟和本能來感受這種形式的美。抽象主義藝術理念起于二十世紀初, 50年代開始流行, 抽象藝術整體上對模擬自然和現實事物的傳統繪畫的顛覆, 是對視覺藝術的新探索, 它是20世紀藝術的偉大成果, 對現當代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
半抽象畫里面往往有局部的具象影子, 從具象到抽象, 對自然對象外觀加以簡約、概括、提煉、變形或者重組。而純抽象則完全放棄自然物象,是一種純粹視覺形式: 它是由點、線、面、空間、色彩、肌理這些元素構成的。西方的純抽象藝術更多的是偏向于幾何抽象, 而東方的純抽象藝術則沒有過硬的圖形外邊。
具象藝術是看得見的真實, 而抽象藝術是看不見的真實, 最最抽象的東西也許正是最真實的東西。對于抽象藝術,不能停留在用眼看,還得用腦看。這和我們中國人從小接受的美學教育是違背的,當代的中國人還是普遍認為雕塑必須得有很深的技巧,要一眼看到就覺得美,繼而被深深觸動,用這樣的思維肯定是看不懂抽象雕塑的。
雕塑除了具象雕塑之外,還有其他不同形式的雕塑存在,面對抽象雕塑不是懂不懂欣賞的問題,而是觀眾肯不肯突破陳舊的觀念,多花時間多下功夫去學習和研究,并以真誠的態度去接近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