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鼎的含義深遠
發布時間:2021-03-25點擊量:14
銅鼎是古代我國用以烹煮肉和盛貯肉類的用具。三代及秦漢連續兩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見和最奧秘的禮器。
銅鼎有三足圓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燒制的陶鼎,后來又有了用青銅鑄造的銅鼎。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于荊山之下,以標志神州,并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覺,避免被其損傷。
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展為傳國重器。國滅則鼎遷,夏朝滅,商朝興,九鼎遷于商都亳(bó)京;商朝滅,周朝興,九鼎又遷于周都鎬(hào)京。歷商至周,都把定都或樹立王朝稱為“定鼎”。
這種禮俗至今依然有必定影響。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慶典之際,中心政府向西藏自治區贈送“民族團結寶鼎”,矗立于拉薩公民禮堂廣場,標志民族團結和西藏各項事業鼎盛發展。此舉含義深遠,文明內在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