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景觀雕塑制作有什么特點
發布時間:2021-03-28點擊量:29
中國是戲曲之鄉,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都知道我國的戲曲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的分類,例如京劇、川劇、昆曲、黃梅戲等等,其中黃梅戲糅合了民歌、其它聲腔頗受人們的喜愛,下面我們就通過這組黃梅戲景觀雕塑制作來了解黃梅戲的特點。
黃梅戲在劇目方面,號稱“大戲三十六本,小戲七十二折”。大戲主要表現的是當時人民對階級壓迫、貧富懸殊的現實不滿和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蕎麥記》、《告糧官》、《天仙配》等。小戲大都表現的是農村勞動者的生活片段,如《點大麥》、《紡棉紗》、《賣斗籮》。
黃梅戲的類別主要有花腔和平詞?;ㄇ灰匝菪驗橹?,富生活氣息和民歌風味。平詞,正本戲中的主要唱腔,常用大段的敘述、抒情,韻味豐富,如行云流水。
黃梅戲有兩大聲腔體系———花腔體系、平詞體系?;ㄇ惑w系脫胎于民歌小調,屬曲牌體。平詞體系淵源于高腔、彈詞、羅漢樁、道情、吹腔、徽調、京劇等聲腔,屬板腔體。這兩大聲腔體系,都植根于安慶地區的聲腔土壤。黃梅戲表演形式,在學習借鑒昆曲、京劇、徽劇等大劇種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