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銅鐘的形式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4-28點擊量:141
銅鐘本身的史料是非常寶貴和豐富的。古代的造就者們在鐘上面會設計一些文字以及圖案,采用吉祥的用語或者是來記錄一些當時發生的歷史事件等等,銅鐘能發音宏亮而悠揚,自佛教傳入中國開始,銅鐘就逐漸成為佛教寺院中不可缺少的法器--佛鐘。
對于這種經常看到的佛器來說,你了解嗎?其實寺院銅鐘的形制主要是有兩種,一種是帶高的筒形紐,另一種是上端的紐是扁的,有的紐作伏獸形,鐘下口是平的。這兩種寺廟銅鐘都是比較常見的,注意觀察,你會發現自己是見過的。
在花紋上來說,每種鐘的花紋都是不同的,在中的鐘的圖案,相對會比較一點,給人大氣的感覺。一般的鐘,其花紋兩邊相同,每邊大率有六排(每排三個)共十八個突出的乳。乳的形狀有突出如柱的,有突出作螺旋形的。有"乳"的點綴,是鐘區別于鉦、饒、鐸、鈴等的特點。另外還有種鐘比較特別,我們稱為編鐘,主要是用作樂器的。
中國是鐘的故鄉,流傳于世、難以盡數的古銅鐘作為中國銅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古老、優美、偉大的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側面,對研究中國的斷代史、禮樂制度、思想史、音樂史等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并且由于薈萃了我國古代工藝技術之精華,代表了當時的鑄造、聲學、樂律學、力學等高超技術水平,更是研究我國傳統科技的寶貴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