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觀音菩薩銅佛像都有哪些樣式
發布時間:2021-08-03點擊量:272
宋代出現了普賢、文殊、觀音銅像,坐于長方形四腿座上或像背、獅背、猻背上。銅雕觀音像藏佛與漢佛也不一樣,藏佛胸高,漢佛胸平。嵌松石者多為藏佛,刺頭者皆為漢佛。宋代觀音菩薩銅佛像以菩薩像居多,有的高發髻,臉上胖下尖,身段高長。
有的腿為一拱一掉,左手臂放于拱腿上,右手往下垂搭,平按于座上。衣裙稍有褶,掉于腿后,左手盤于腿上,右手于腹前伸。佩戴纓絡,身坐兩層蓮花的細腰圓座。銅鎏金觀音造像結跏趺坐,頭戴花冠,胸佩寶飾,衣飾華麗。觀音的身材和面部均顯豐滿,面部短寬,長眉細目,眼微俯視,端莊祥和。
觀音面部及胸部鎏金保存較好,這與明代銅佛像的鎏金工藝有關,明代多采用“瀝金”工藝技巧,使鎏金層勻厚、亮澤,不易脫落。造像整體比例不太協調,頭部較大,頸項粗短,這也是明代金銅造像的一個重要特點。
關于觀音銅像的由來還有一個故事,相傳,有幾個響馬偷光了眾寶觀音像上的寶物,便將塑像扔進了長江。金陵有個叫潘和的商人一心向佛,只求生個兒子。得到觀音菩薩點化的他來到江邊撈起了菩薩的法像,一年后潘夫人如愿生下一個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