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雕塑作為一種精神載體
發布時間:2021-08-24點擊量:18
校園雕塑具有很強的文化價值,在一所美麗的校園里,一個優秀的校園雕塑作品往往能凝聚一種文化氛圍,可以成為一個校園的文化景點。一所好的學校能給予學生的不光是課堂中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起到啟迪心智、美化心靈的作用。當學子置身校園,感受座座文化巨人的雕像,無形中被大師的精神所感染,先賢們用無聲的語言從靈魂深處教育著他們,激勵著他們沿著先輩的足跡探索學習。這無聲的教育如雨潤無聲般勝過一切。
以前我國校園中的雕塑十分少見,隨著教育的改革、文化的發展、校園校舍的建設,許多雕塑都在校園里安了家。一座校園雕塑只要它的主題符合校園環境,位置合體,能夠具有積極作用,這將是非常有利于傳承校園精神、提升校園文化氛圍的。校園雕塑通過被解讀,不僅使學生掌握一定群體的 環境知覺,同時從雕塑作品中領會特定文化的設計思想、態度、情感和價值觀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校園雕塑是物質化了的精神載體,它是校園文化的載體,反應了一個學校的精神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質要求。所以校園雕塑的選擇與擺放也是非常關鍵的。首先,校園雕塑的選擇要符合校園的文化氛圍。在校園里我們常見的雕塑就是一些學者,比如馬克思、恩格斯等,還有一些精神榜樣,如雷鋒、焦裕祿等,這些雕塑的選擇就符合一個校園的文化氛圍。
校園雕塑的隱性教育功效體現在多方面,首先體現為對學生價值判斷的影響,這其中傳統的倫理道德和時代的主導思想又表現得十分突出。校園雕塑作為一種精神載體,它具有文字屬性,同樣體現“文以載道”的精神。每一座校園雕塑均蘊含有一定的道德追求,能對學生產生巨大的道德潛化作用,激發學生對道德原則、道德規范在情緒上的認同,產生共鳴,同時對道德理想、道德建構產生向往之情。在這樣的環境中,在這樣的文化影響下,會自然而然地激勵學生積極進取、勇于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