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觀音菩薩銅像的由來
發布時間:2020-11-18點擊量:40
在我國銅佛像中,一直有著“處處彌勒佛,家家觀世音”的說法,可見觀音菩薩銅像在我國民間頗受歡迎,只要說到觀音菩薩就有說不完的故事,觀音菩薩在我國大乘佛教中有三十三化身,楊柳觀音菩薩銅像就是其中之一。
楊柳觀音菩薩銅像又尊稱為藥王觀音,其特點就是手持凈瓶和楊柳枝,觀音菩薩手持楊柳枝有特別的寓意,楊柳在春天發芽,代表菩薩的心有長養萬物的大慈大悲,也代表著觀音菩薩的慈悲柔軟心意。
據說,柔軟的楊柳栽在河邊,這也是菩薩的愿望:柳枝只要垂到河面,一碰到河水,這里的水餓鬼就可以喝到。本來在餓鬼眼里是大漠黃沙,楊柳枝一點,頓變綠洲……心要像菩薩一樣柔軟,在微風里輕輕搖曳,帶給眾生春天的希望與喜悅。
觀音菩薩修行中的圣法像。佛教中,將觀音菩薩正坐的“圣像”,稱為“正觀音”。她的標準形象一般是:頭戴天冠、身披錦袍,瓔珞飄披,右手執楊柳枝,左手托凈瓶,袒胸跣足,坐于蓮坐寶座之上,端正慈祥。
凈瓶是法器,是表法的象征。觀音菩薩經常手持楊枝凈瓶,楊柳取其柔順,象征觀音慈悲救苦眾生之意,有所謂“金剛怒目,菩薩低眉”之說。觀音菩薩的凈瓶中盛有凈水,具有消災免難的作用。所以,“瓶中甘露常遍灑”,表示觀音菩薩常會救濟眾生的苦難。